中国人喝酒的一些讲究
中国人讲究“师出有名”。
名正言顺.中国儒家重要思想之一,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
酒亦如此,中国人喝酒忌讳“喝闷酒”。“闷酒”即‘’苦酒”,“闷酒”醉人,“闷酒”伤人,无名之酒,酒家大忌。
中国的酒文化直人到每个中国人的“出生人死”之中。甚至未生先有酒,人土酒未干。
讲究的中国人家,从女人一怀上孕,就要先摆一桌“喜宴”,有些地方称为“香火酒”“血脉酒”,一般不请外人,亲戚家人关起门来喝喜酒,预示此家此门要添丁增人。孩子一出生,如果真是“丁”,就要张灯结彩,开门办酒席,大户人家、官宦人家还要请戏班子、乐器班子,酒席讲究院里院外.院里的是贵宾佳客,院外的搭席棚.办的是流水席。
之后还有“满月酒”“抓福酒”“百日酒”“周岁酒”.酒伴随着人的一生开始,到了上学要请“拜师酒”,学成要办“谢师宴”,且不说中了状元要大喜三日.酒不下桌.像范进那样的穷书生,可谓穷得一穷二白,家徒四壁,中状元以后也要摆上三桌酒席.各路绅士、财主,官家送酒席的络警世恒言:不能把庆功酒喝成断魂酒。但中国酒名堂中确有断魂酒、断头酒、敢死酒、亡命酒。
据我考证,秦始皇当年扫荡关东六国统一天下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秦国的军队能打仗,能打硬仗、恶仗、大仗,士兵敢拼、敢杀、敢死.可以用视死如归来形容。可以考察出土的秦之兵马俑,几乎都不披重甲,不戴头盔,不穿军靴。原因是嫌其妨碍冲锋的速度,怕被别人争先杀敌,“恐落其后”。秦军每临大战,阵前并无粮草,唯有烧洒,战鼓未响之前,每人都空腹暴饮,呼之为“敢死酒”“杀敌酒”,又称“立功酒”“封侯酒”,个个都喝得双眼喷火,血往上涌,士兵傲傲叫,摩拳擦掌.急不可待.仿佛不是以命相拼.而是赴宴领晌娶媳妇。军号一响,如巨石下山,冲锋陷阵,以杀敌斩首论功。
自秦之后,中国军队每临大战,上阵士兵都要喝一碗“敢死酒”“断魂酒”。到东西两汉,军中酒为必备。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时,曹操在关云长临上阵杀敌前,敬关羽一杯酒,满军帐将士无人不晓.那是“亡命酒”“送行酒”“断头酒”。曹操借酒为关羽送行.是让关羽马革裹尸,死而无憾。
中国军队形成一种民族传统,仗打到“玩命”的关键时刻,要组织敢死队,阵前列队,一人一碗“敢死酒”。喝了这碗酒,命随酒走!这种传统一直传了两千多年,一直传到今天。我听一位朋友讲述过他的亲身经历,在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以酒祭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