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白酒市场的机遇是什么?这九个新趋势不容忽视。
第110届春季糖酒盛会圆满结束,聚焦春季糖酒热议的行业焦点。凭借多年的酒业咨询和实践经验,笔者将探讨2024年中国白酒行业的观察、见解和思考,旨在为葡萄酒企业和葡萄酒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从“品类竞争”到“产区竞争”,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白酒行业的产区概念或新红利
从2012年到2016年,我国白酒产量持续上升,但从那时起,产量急剧下降。2023年,白酒产量急剧下降至629万升。与此同时,白酒产能正迅速聚集在优势产区。预计到2025年,遵义白酒产能将达到60万升,宜宾100万升,泸州200万升,吕梁50万升,江苏宿迁35万升,亳州20万升。六大产区将占白酒行业产能规划的近58%,产能集中趋势越来越明显。
事实上,自2017年以来,中国白酒产区的轮廓逐渐清晰。经过多年的产区建设积累,白酒产业从“品类”向“产区”的转型越来越清晰,产业集群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综上所述,2024年,中国白酒行业将告别“品类竞争”,走向“产区竞争”的新阶段。产区理念将引领白酒行业的新机遇。因此,白酒企业应积极参与产区建设,这是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处于产区优势的白酒企业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加强产区特色,继续传播产区优势。
以山东“鲁酒芝香产区”为例,这一概念是一个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但迫切需要加强宣传和巩固。通过不断加强产区概念,提高“三产品”(质量、品牌、类别)的声誉,提高其整体竞争力。
展望未来,白酒领域的竞争格局将超越品牌之间的竞争,演变为生产区间的竞争。优势产区将成为白酒企业稳步发展的基石。其稳定性和支撑力将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白酒行业可能进入新一轮深度调整阶段。
2023年,一方面,市场竞争格局不断演变,集中、分化、挤压效应越来越明显,结构差异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高库存积压、价格倒置、消费预期减弱已成为白酒行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2023年,趋势引领前进;2024年,实践创造辉煌。为了化解经济、市场、供需、产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白酒行业可能会经历深入的调整。
从全局来看,2024年中国白酒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越来越清晰,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白酒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迫在眉睫,这一变化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因此,2024年至2025年将成为行业新一轮飞跃的转折点。酒企必须深入探讨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特别是以中低端葡萄酒为主导的区域葡萄酒企业,需要仔细考虑未来的发展道路。
观察结构,2024年白酒行业将继续分化。2023年,全国白酒产量629万升,下降5.1%;销售收入7563亿元,增长9.7%;总利润2328亿元,增长7.5%。预计高端白酒将稳步增长,房地产酒区将升级,并将继续增长。酒类企业平衡经营、维护市场、保护利润的能力或关键。2024年,作为新周期腾飞的关键一年,新的白酒商业模式将应运而生。
香型白酒市场迎来了全国布局的巅峰热潮,全面拓展了全国大市场地图。
2023年,吕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分别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增长0.8%至0.9%。酒类和饮料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2.4%,对全市增长率的贡献率为2%。15种主要产品中,白酒产量为28.1万升,同比增长25.8%。
此外,《吕梁酿酒产业十四五规划》明确规定,到2025年底,白酒产能将超过60万吨,产量将达到50万升,白酒及相关产业产值将冲刺500亿元,打造世界级香型白酒核心产区,建设35万亩有机高粱基地。以2023年产量28.1万升为基准,吕梁白酒产业仍有22万升左右的增长潜力,年增长率将达到45.7%。
业内常谈“浓清酱”三分格局,“一超二强四小龙”和“五剑泸阳”已铺开全国酱香布局,2023年汾酒收入超过300亿,青花汾酒系列收入占48%以上,汾20及复兴版全国布局基本完成,标志着清香白酒全国布局的启航。
汾酒引领的香型能量日益增强。目前,香型白酒市场不断上升,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以宝丰、黄鹤楼、汾阳王、金汾河为代表的超强品牌格局。继“酱香热”之后,2024年“香热”无疑将成为白酒行业的新焦点。
一波“白酒涨价”热潮来袭
2023年10月31日晚,贵州茅台发布重要公告,宣布自11月1日起,53%vol贵州茅台(包括飞天和五星)的出厂价格将上涨,平均增长约20%。
2024年2月5日,第八代五粮液出厂价格调整,涨幅50元,价格从969元/瓶上调至1019元/瓶,涨幅约为5%。
此后,名酒市场掀起了一股涨价热潮。山西汾酒旗下青花汾酒自3月15日起涨价,每瓶涨价20元;郎酒股份有限公司红花郎10年和红花郎15年,从4月1日起分别提高供货价格20元和30元;剑南春水晶剑自3月1日起正式调价,出厂价每瓶增加15元;今天的第五代国缘也从同一天起提高了20元的出厂价格。
除了商品控制策略外,名酒价格上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填补高端产品价格上涨留下的市场空白。通过提高工厂价格,积极影响高端市场,提前锁定市场份额,预计未来将成为高端市场的“预备队”。
同时,名酒价格的上涨也是区域名酒的好机会。区域名酒可以利用这一“涨价潮”,实施企业次高端产品的涨价策略,抢占全国名酒涨价后留下的成熟价格区间,特别是300-500元区间,提前布局,锁定机遇。
库存消化仍然是2024年白酒领域的关键词之一。
2023年,白酒库存问题如巨石压在行业心中,2024年,去库存话题仍成为白酒行业变革讨论的焦点,尤其是上半年。
为了妥善处理市场供需矛盾、产能均衡、市场与渠道饱和等问题,我国白酒行业迫切需要一段过渡期。2024年将成为保证价格稳定、渠道收入稳定、增长势头持续、促进以动态销售为核心的健康增长模式的关键转折点,这将是2024年白酒行业的重点。同时,这也是年初白酒行业和名酒企业的重点工作之一。预计通过2024年全年积极去库存,市场供需关系将逐步调整,逐步恢复正常水平。
作为区域品牌,我们坚持专注,不盲目跟随,稳步控制库存、产能、结构和现金流。大工厂有一条独特的道路,小工厂有一个合适的政策。库存问题与社会有关,过度担忧很容易导致“堰塞湖”效应。然而,它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口粮酒、百元盒装酒或跃升为区域市场的新宠。
如今,消费者对钱包的控制更加严格,购买态度更加谨慎,对产品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黄盖玻汾、竹叶青、老白汾酒、尖庄酒、西凤绿瓶、茅台迎宾酒、顺品郎、黑盖等“质优价廉”的口粮葡萄酒,将跃升为中国消费者日常饮用的首选。各大葡萄酒企业也积极推出此类葡萄酒,以释放产能,提高风味价值,满足市场需求,这是行业共识。
在全国市场格局中,名酒价格上涨,全力攻占高端和次高端领域。区域名优酒也纷纷效仿,争夺300-500元的价格区间。百元价格带可能会暂时出现空缺,虽然时间短,但对区域市场来说,却是难得的机遇。特别是那些价值高、性价比高的百元盒装酒,质量就是性价比,价值就是品牌。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地运营,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众酱酒有望在100-300元的价格范围内成为新的市场增长亮点。
“酱香热”浪潮使全国酱香型白酒闻名,基本完成了全国布局。与此同时,忠实的酱香型白酒消费群体也在增长。然而,与浓香型白酒和香型白酒相比,酱香型白酒的基本消费群体仍然不足。原因是入门价高-500、600元是导致“酱香热”后迅速进入调整期的关键因素。
在全国酱酒市场,100-300元已成为众多非品牌和部分品牌酱酒企业腰部产品的关键价格带。茅台酱香型白酒公司、习酒公司、二线酱酒公司均在此价格范围内展开战略布局。目前,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将达到300亿元。
酱香型白酒广泛推广的关键在于价格体系的下沉策略,构建与浓香型白酒相当的完整价格链。目前,公众普遍接受的价格范围为100-300元。因此,这一价格带来的酱香型白酒市场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未来新的增长亮点。
白酒市场营销趋势逐渐趋于年轻化和民族风格。
2023年,为迎合年轻消费群体,白酒企业不断采取行动,推出了一系列引人注目、富有创意的案例。茅台、五粮液、洋河等知名白酒企业纷纷尝试新领域,从白酒冰淇淋到酱香咖啡,再到酒心巧克力和鸡尾酒。尤其是贵州茅台和瑞幸联合打造的“酱香拿铁”,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为了吸引年轻一代品尝白酒,白酒企业创新地将传统文化融入白酒营销,以时尚、个性、多样化的方式呈现,这可能是2024年白酒营销年轻化的关键策略。如国风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传统故事动画、国风游戏等,正日益成为年轻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融入“民族风格”元素,突出白酒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有望成为连接白酒和年轻人的新桥梁。
加快数智化产业转型升级
白酒产业战略布局的关键领域将逐步成为众多知名白酒企业的核心发展方向。
近年来,数字智能的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白酒行业也不例外。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西凤、习酒等知名白酒企业增加了资金和技术投资,建设了智能酿造厂。数字智能产业的升级正在深刻改变该行业未来的趋势和竞争趋势。
数字智能生产的显著优势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大力推进酿造业数字化进程,确保产品风味稳定;加快移动互联网技术迭代,缩短信息传输距离;现代物流方便,降低成本;包装材料多样化,满足个性化需求,网络名人经济崛起,拓宽白酒营销新路径。
数字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显著提高白酒产业效率,降低成本,优化消费体验,全面推进产业链升级转型。这不仅是白酒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机遇,也预示着2024年白酒数字智能化改革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焦点。我们将拭目以待,看看谁能带头突破。
展望2024年,中国白酒产业迎来了新的篇章,充满希望和无限可能,正在不断探索和实践,共创美好未来。